• 首页
  • 医院概况
    • 专家介绍
  • 健康教育
    • 红十字
    • 急救
    • 普通疫苗
    • 新冠肺炎
      • 疫情应急
      • 常态化核酸检测
      •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 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和培...
      • 传染病防控相关制度
    • 常见传染病防治
      • 艾滋病防治
      • 结核病防制
    • 健康常识
      • 远离毒品
      • 世界无烟日
    • 常见疾病防治
      • 流行性感冒
    • 东南大学医院健康教育...
      • 2011
      • 2013
    • 常见医疗问题问答
    • 糖尿病
    • 下载
    • 新冠防控知识
  • 学生医保
  • 大病互助
  • 计划生育
    • 政策法规
    • 机构设置
    • 生殖健康
    • 为您服务
    • 下载园地
    • 最新动态
    • 计划生育公告栏
    • 青春健康俱乐部
  • 政策制度
    • 医院制度
    • 厅局级
    • 省部级
    • 国家级
    • 标准
    • 医保工作
  • 党务工作
    • 党史教育
    • 党纪党规
    • 微党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支部制度
    • 党费知识
      • 党费收缴
      • 党费使用
      • 党费管理
    • 发展党员
      • 总则
      • 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
      • 发展对象的确定和考察
      • 预备党员的接收
      • 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
      • 发展党员工作的领导和...
    • 支部工作条例问答
    • 党的纪律
    • 党的知识
    • 两学一做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初心“声音”
      • 初心“乐章”
      • 初心“原读”
      • 初心“展板”
      • 初心“故事”
    • 我和我的祖国
    • 表格下载

风险区、封控区、管控区知识

发布者:钱杰生发布时间:2022-03-26浏览次数:379

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九版)》相关规定,高风险区、中风险区、低风险区管理规定如下:

一、高风险区

实行封控措施,期间“区域封闭、足不出户、上门服务”。

区域内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且第7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中风险区;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

二、中风险区

实行管控措施,期间“人不出区、严禁聚集、错峰取物”。

区域内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且第7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低风险区。

三、低风险区

当某地发生疫情时,在划定中、高风险区的同时,则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的其他地区则为低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无中高风险区,低风险区调整为常态化防控。加强个人防护、避免聚集。



 最新高、中、低风险区的防控措施及防疫指引


高风险区

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防止人员外出流动,严格做到足不出户,对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须经社区协调安排,实行专人专车,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落实闭环管理。

高风险区防疫指引:

1.高风险区内人员应服从社区(村)统一安排,做到“足不出户,上门服务”,并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各项防控措施。

2.高风险区内人员应做好每日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是否存在发热、干咳、乏力、咳痰、咽痛、腹泻、嗅(味)觉异常、鼻塞、结膜炎、肌痛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不得谎报、瞒报。

3.在取物品、核酸采样、扔垃圾等开门环节应规范佩戴KN95/N95及以上级别口罩,并于开门前后做好手卫生。因就医等特殊原因外出时应全程规范佩戴KN95/N95及以上级别口罩。

4.高风险区内人员应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衣服遮住口鼻。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垃圾箱内。

5.居室通风每日至少上、下午各1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6.居室每日至少进行一次湿式清扫,以保持清洁为主,必要时进行消毒。

7.坐便器、淋浴排水地漏水封应及时补水,每天注水2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50ml。没有水封条件的,在使用后应加盖封堵,或使用硅胶垫、胶带等材料进行封堵。

8.坐便器冲水时,先盖马桶盖,再冲水。

9.清理垃圾时应将垃圾袋扎紧封口,外表面喷洒消毒后置于门口。

10.使用抽油烟机、排风扇时,应全程保持开窗自然通风。

中风险区

实行“足不出区、错峰取物”。对因就医等确需外出的人员,由社区出具证明并做好审核登记。

中风险区防疫指引:

11.中风险区内人员应服从社区(村)统一安排,做到“人不出区、错峰取物”,并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各项防控措施。

12.中风险区内人员应做好每日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是否存在发热、干咳、乏力、咳痰、咽痛、腹泻、嗅(味)觉异常、鼻塞、结膜炎、肌痛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不得谎报、瞒报。

13.中风险区内人员原则上“非必要不出门”,如需出门,应全程规范佩戴KN95/N95及以上级别口罩,并做好手卫生。

14.中风险区内人员在中风险区内活动时应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严禁在区域范围内的任何场所进行聚众打牌等聚集性活动。

15.中风险区内人员核酸检测时应服从安排,分时分段采样,排队等候时应全程规范佩戴KN95/N95及以上级别口罩,并严格保持1米以上距离。

16.收取快递时,尽量不带入室内拆封,拆封时要戴好口罩手套,对外包装做好预防性消毒,拆封后及时丢弃外包装,并做好手卫生。

17.中风险区内人员应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衣服遮住口鼻。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垃圾箱内。

18.居室通风每日至少上、下午各1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19.居室每日至少进行一次湿式清扫,以保持清洁为主,必要时进行消毒。

20.中风险区内人员在管控期间,坐便器、淋浴排水地漏水封应及时补水,每天注水2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50ml。没有水封条件的,在使用后应加盖封堵,或使用硅胶垫、胶带等材料进行封堵。

21.坐便器冲水时,先盖马桶盖,再冲水。

22.管控期间使用抽油烟机、排风扇时,应全程保持开窗自然通风。

低风险区

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倡导区域内人员非必要不离开本区域,跨市流动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低风险区防疫指引:

23.低风险区内人员应服从社区(村)统一安排,做到“个人防护,避免聚集”,并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各项防控措施。

24.低风险区内人员应做好每日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是否存在发热、干咳、乏力、咳痰、咽痛、腹泻、嗅(味)觉异常、鼻塞、结膜炎、肌痛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不得谎报、瞒报。

25.低风险区内人员尽量做到“两点一线”,不参加聚集聚餐,不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26.低风险区内人员应积极配合区域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时要服从现场安排,有序排队,正确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不聚集、不扎堆、少交谈,检测后应戴好口罩立即离开,回家后做好手卫生。

27.收取快递时,尽量不带入室内拆封,拆封时要戴好口罩手套,对外包装做好预防性消毒,拆封后及时丢弃外包装,并做好手卫生。

28.低风险区内人员应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衣服遮住口鼻。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垃圾箱内。

29.居室通风每日至少上、下午各1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0.居室每日至少进行一次湿式清扫,以保持清洁为主,必要时进行消毒。

31.坐便器冲水时,先盖马桶盖,再冲水。

32.使用抽油烟机、排风扇时,应全程保持开窗自然通风。

其他地区对中高低风险区人员管控

对近7天内有低风险区旅居史人员,要求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

对近7天内有中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采取7天居家医学观察措施。

对近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高中低风险区的互相转化

高风险区: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中风险区。

中风险区: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


版权所有 © 东南大学医院

技术支持:南京苏迪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