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专家介绍
  • 健康教育
    • 红十字
    • 急救
    • 普通疫苗
    • 新冠肺炎
      • 疫情应急
      • 常态化核酸检测
      •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 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和培...
      • 传染病防控相关制度
    • 常见传染病防治
      • 艾滋病防治
      • 结核病防制
    • 健康常识
      • 远离毒品
      • 世界无烟日
    • 常见疾病防治
      • 流行性感冒
    • 东南大学医院健康教育...
      • 2011
      • 2013
    • 常见医疗问题问答
    • 糖尿病
    • 下载
    • 新冠防控知识
  • 学生医保
  • 大病互助
  • 计划生育
    • 政策法规
    • 机构设置
    • 生殖健康
    • 为您服务
    • 下载园地
    • 最新动态
    • 计划生育公告栏
    • 青春健康俱乐部
  • 政策制度
    • 医院制度
    • 厅局级
    • 省部级
    • 国家级
    • 标准
    • 医保工作
  • 党务工作
    • 党史教育
    • 党纪党规
    • 微党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支部制度
    • 党费知识
      • 党费收缴
      • 党费使用
      • 党费管理
    • 发展党员
      • 总则
      • 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
      • 发展对象的确定和考察
      • 预备党员的接收
      • 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
      • 发展党员工作的领导和...
    • 支部工作条例问答
    • 党的纪律
    • 党的知识
    • 两学一做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初心“声音”
      • 初心“乐章”
      • 初心“原读”
      • 初心“展板”
      • 初心“故事”
    • 我和我的祖国
    • 表格下载

认清结节不纠结-—肺结节

发布者:钱杰生发布时间:2022-01-14浏览次数:576

体检发现肺结节,难免会心头一紧,结节是癌吗?现在不是癌,以后可能发展成癌吗?该如何做才能避免变成癌?听听专家讲解,化解不必要的纠结。


※ 哪些人群需要筛查肺部结节?


肺结节并非疾病名称,而是在明确诊断之前的一种形态学描述,表示肺部有圆形或类圆形的病灶,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感受。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筛查,若发现肺部结节,缩短复查周期至3~6个月。

肺部结节高危人群包括长期主动、被动吸烟,患有慢阻肺、肺气肿、肺结核等慢性肺病,在辐射、污染环境工作或生活,有相关家族史等,建议在30岁以上就开始筛查。

最推荐的筛查方式是低剂量薄层高分辨CT,可筛查到毫米级别的结节。


※ 如何判别肺部结节良恶性?


肺部结节可涉及多种病因,如肺部炎症、肺结核、肉芽肿、肺部陈旧病灶、肺泡出血、肺内淋巴结、肺癌等。此外,肺部结节有多种形态,包括纯磨玻璃结节、混合性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等。专家提示,CT成像效果可受多种因素影响,患者不宜自行判断结节形态。

肺部结节的良恶性并非检查一次就能明确判断,需要动态观察。良性结节一般不会明显增大,有时甚可消失,而恶性结节可能出现体积增大、密度增高以及形态变化。


※ 发现肺部结节怎么处理?


肺部结节如果不能明确诊断,可3个月左右再观察结节变化。纯磨玻璃结节预后好,若未见明显变化可保持定期随访观察。部分观察后无明显变化的混合性磨玻璃结节,可不做特殊处理,每年复查随访。出现增大、变实及毛刺征等早期恶性形态变化的结节,由医生判断是否实施手术等治疗。


(来源:《健康时报》强国号  受访专家:邵康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




版权所有 © 东南大学医院

技术支持:南京苏迪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