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专家介绍
  • 健康教育
    • 红十字
    • 急救
    • 普通疫苗
    • 新冠肺炎
      • 疫情应急
      • 常态化核酸检测
      •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 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和培...
      • 传染病防控相关制度
    • 常见传染病防治
      • 艾滋病防治
      • 结核病防制
    • 健康常识
      • 远离毒品
      • 世界无烟日
    • 常见疾病防治
      • 流行性感冒
    • 东南大学医院健康教育...
      • 2011
      • 2013
    • 常见医疗问题问答
    • 糖尿病
    • 下载
    • 新冠防控知识
  • 学生医保
  • 大病互助
  • 计划生育
    • 政策法规
    • 机构设置
    • 生殖健康
    • 为您服务
    • 下载园地
    • 最新动态
    • 计划生育公告栏
    • 青春健康俱乐部
  • 政策制度
    • 医院制度
    • 厅局级
    • 省部级
    • 国家级
    • 标准
    • 医保工作
  • 党务工作
    • 党史教育
    • 党纪党规
    • 微党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支部制度
    • 党费知识
      • 党费收缴
      • 党费使用
      • 党费管理
    • 发展党员
      • 总则
      • 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
      • 发展对象的确定和考察
      • 预备党员的接收
      • 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
      • 发展党员工作的领导和...
    • 支部工作条例问答
    • 党的纪律
    • 党的知识
    • 两学一做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初心“声音”
      • 初心“乐章”
      • 初心“原读”
      • 初心“展板”
      • 初心“故事”
    • 我和我的祖国
    • 表格下载

党领导人民开辟正确法治道路(人民要论)

发布者:钱杰生发布时间:2021-09-26浏览次数:2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新的征程上,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法治建设,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法治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息息相关。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带领人民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取得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辉煌成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发挥好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不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明,中华法系在世界法制史上独树一帜,为人类法治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得以深刻改变,中华法治文明发展的方向和进程也得以深刻改变。

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后,在推进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法治。从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始,我们党就进行法制建设实践。在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等创立人民民主政权,制定实施涉及土地、婚姻、劳动、财经、选举、人权保障、刑事等方面的法律,创建了人民司法制度,形成了“马锡五审判方式”等,有力保障和促进了革命事业发展。

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抓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我们党领导人民制定“五四宪法”和国家机构组织法、选举法、土地法、婚姻法、刑事法等重要法律法规。我们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汲取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把法治问题提到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我们党以法治保障改革开放顺利进行,领导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取得新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进行研究,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九大后,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越走越宽广。

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确立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确立,在党和国家法治建设史上,在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发展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体系完整、理论厚重、博大精深,“十一个坚持”深刻回答了事关全面依法治国理论和实践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重大问题,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重要地位、工作布局、重点任务、重大关系、重要保障,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确保法治中国建设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回顾百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探索推进法治建设的辉煌历史,总结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的各项成就,“大大小小可以列举出十几条、几十条,但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归根到底就是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问题上,必须向全社会释放正确而明确的信号,指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认识和行动。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也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领导人民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就要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才能厉行法治、推进法治。

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法治建设。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回顾我们党领导人民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奋斗历程,我国法治建设同党和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和创造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同党和人民开辟的前进道路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紧密相连。展望未来,无论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依法治国既是重要内容,又是重要保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好发挥法治保障作用,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谱写法治中国建设新篇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法治建设。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力量。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我们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法治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坚持立足国情和实际加强法治建设。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法治建设必须从国情和实际出发,走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既不能罔顾国情、超越阶段,也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我们要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但决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同时借鉴国外法治有益成果,才能解决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改革发展稳定打牢法治基础。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要树立自信、保持定力。开启法治中国建设新征程,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21年09月23日 09 版)


版权所有 © 东南大学医院

技术支持:南京苏迪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