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医院2014年10月8日开展“全国高血压日”宣传活动
2014年10月8日,是第17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知晓您的血压”。
高血压的定义和概念是指非同日三次正规血压测量,血压≥140/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脑肾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目前,中国高血压患者至少2亿,平均每四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高血压患者,每年200万人死亡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是心脏病、脑卒中、肾脏病和糖尿病发病和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因心脑血管病导致的死亡占国民总死亡的41%左右。
我国各级政府对于高血压病的防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自20世纪50年代起,卫生部及中国医学科学院曾组织了三次全国性高血压普查。1987年,卫生部先后成立了全国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制订了防治研究的10年规划。自90年代以来,则更加重视高血压的群体防治工作,制定了《全国心脑血管病社区人群防治1996~2010年规划》。1998年,卫生部为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决定将每年的10月8日定为“全国高血压日”,并在每年的全国高血压日前夕,制定当年的宣传主题,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防治高血压宣传活动的高潮。
东南大学校医院通过“全民健康教育”公共微信号、通过办公系统向广大的教职员工发送高血压防病知识,在学校四牌楼校区主干道摆放展板、测量血压、发放2克控盐勺、开展高血压咨询等活动。
通过宣传,使广大的师生员工进一步了解到通过限制食盐摄入(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6克)、坚持运动、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快餐、少吃动物内脏和脂肪、戒烟限酒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大大减少高血压的发生;通过宣传,也使高血压患者进一步知晓大多数患者需要服用降压药长期规范化治疗,不能盲目相信小广告或伪科学宣传,不能用保健品、保健理疗或食疗替代降压药治疗;控制血压,可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普通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目标为140/90mmHg以下;老年(≥65岁)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50/90mmHg以下;年轻人或糖尿病、脑血管病、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慢性肾病患者如能耐受血压可进一步降至130/80mmHg以下等高血压防病知识。
(东南大学医院保健科 张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