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肠道传染病?
一、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常见的主要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肝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肠道传染病病人的病原体从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污染了周围环境,再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并继续排出病原体再传染给其他健康人。
二、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1、经水传播:由于生活饮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入水中或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造成了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的暴发流行。
2、食物传播:在食品的加工、储存、制作、运输的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3、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过病人的衣物、文具、门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4、昆虫传播: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在人体内存活一段时间,通过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进行传播。
三、预防措施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预防工作。
1、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对粪便、垃圾和污水的卫生管理,发动群众灭蝇、灭蟑螂。
2、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食物,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烫、剩饭、剩菜要煮后再吃,食具要经常消毒。饮食服务行业、食品加工销售单位和集体食堂,要认真执行食品卫生法。
3、搞好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喝开水。保护好水源,严防污染。饮水用具要定期消毒,保证饮水卫生。
4、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食堂、饮食业工作人员更要讲究个人卫生,定期体格检查,发现有传染病,应及时调离工作岗位。
5、增强身体抵抗力。平时多进行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同时,要接受相应的预防性接种,增强机体对疾病的免疫力。
夏秋应如何防治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多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如果我们日常膳食中的肉类、蛋品、乳类、海水产品等食品受到了这些病原体的污染,而人们在食用时又未能煮熟、煮透,就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预防感染性腹泻最主要是防止“病从口入”:
1、注意手的卫生,养成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手要洗净;
2、安全卫生用水:不喝生水,生活中应时刻防止饮用水被污染;
3、食品卫生是重点:食物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隔餐食品食用前要加热,以热透为准;一些易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贝壳、螃蟹等水、海产品,食用时要煮熟蒸透,同时吃蒜以助杀菌;
4、生吃瓜果、蔬菜一定要洗净;
5、注意防蝇、灭蟑;
6、避免与腹泻病人密切接触,特别是不要共用餐饮用具。
霍乱
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俗称“02”)。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为特征。它可引起散发、流行、爆发,甚至引起大流行。此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带菌者。传播途径主要是经水、食物、日常接触传播,霍乱病人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含有大量病菌,水源、食物、餐具和手一旦被霍乱弧菌污染即可引起本病的传播,苍蝇、蟑螂等也是传播本病的媒介,因而此病极易迅速传播,造成流行。
霍乱的主要临床症状:
霍乱发病较急,从感染到出现症状要经过数小时至5天,多数为1-2天。霍乱发病多急骤,病人以急剧腹泻、呕吐开始。腹泻多为无痛性,少数病人可因腹直肌痉挛而引起腹痛,不伴里急后重。典型病人大便开始为泥浆样或稀水样,尚有粪质,迅速成为米泔水样,少数重病人可有血性便。在严重病例,第一次大便量可超过1500毫升。呕吐一般在严重腹泻后出现,但亦有呕吐与腹泻同时或略先于腹泻。恶心少见或较轻。呕吐物先为胃内容物,以后可为米泔水样或清水样。由于频繁的腹泻、呕吐,大量水和电解质丧失,病人迅速出现失水和周围循环衰竭,病人烦躁不安、口渴、声音嘶哑、耳鸣、呼吸增快、神态淡漠,表情呆滞、眼球下陷、面部深凹、口唇干燥、皮肤寒冷、弹性消失、皱瘪和发绀等,肌肉痉挛,尤以腓肠肌及腹直肌为甚。腹部凹陷呈舟状腹。脉搏微弱,血压下降,尿量减少,体温下降,如不及时抢救往往可危及性命。
霍乱的预防:
日常预防关键在于:喝开水、吃熟食、洗净手。
1、管理好水源,防止水源被霍乱弧菌污染,尽量不饮用生水;
2、食物要洗净,尤其是直接入口的瓜果、蔬菜等食物,如藕、红菱等;
3、不生吃海鲜,不吃变质腐败的食品,加工生、熟食品的刀具及存放容器必须分开,存放食物的容器(如冰箱)要定期消毒;
4、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尽量少到外面用餐;
5、做好防蚊灭蝇、灭蟑螂工作;
6、如果有人感染了霍乱,应立即到医院隔离治疗,同时对所有物品进行全面消毒,包括房间、厕所、家具、餐具、被病人呕吐物及粪便污染的衣物进行消毒,密切接触者应及时服用氟哌酸等药物进行预防性投药。
7 7、近期内如有腹泻,请立即到医院进行化验检查,以便对霍乱病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菌痢
菌痢即细菌性痢疾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由痢疾杆菌所致。菌痢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为主要症状。多发生在夏秋两季,经口传入,儿童发病率较成人为高。痢疾杆菌经口进入胃肠道后,引起大肠粘膜充血、水肿、溃疡、出血,排出大量粘液。
菌痢多为急性起病,发热,小儿多有高热;开始大便多为稀水样,在24~48小时后,即呈典型的粘液脓血便,便急频繁,每日十多次;腹部有下坠感及阵发性腹痛,想排便量又不多,称为里急后重。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传染病。
根据病毒分类:病毒性肝炎至少有五型,甲型(HA)、乙型(HB)、丙型(HC)、丁型(HD)、戊型(HE)。
根据传播途径分类:①包括甲型和戊型,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有季节性,可引起爆发流行,不转为慢性。②包括乙型、丙型和丁型,主要经血液传播,无季节性,多为散发,易成为慢性,少数转化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有些患者出现荨麻疹、关节痛或上呼吸道症状。
我国是个肝炎大国,病毒性肝炎发病数位居法定管理传染病的前列,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就达1.2亿。慢性乙型肝炎病程迁延,如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将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只有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做好易感人群的保护,才能减少疾病发生。
甲肝
典型病例发病初期常有乏力、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随后出现黄疸,小便深黄,大便灰白,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体温升高,甲肝病人还可出现腹泻,肌肉疼痛,咽炎等。
怎样预防甲型肝炎?
预防甲型肝炎的措施与菌痢基本相同,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同时注意管理传染源泉的综合措施。
①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保护水源的饮水洁治消毒,搞好水源泉卫生,严防饮水被粪便污染;管好饮食卫生,加强厨房、食堂卫生管理,坚持分餐制度,个人碗筷餐餐消毒,注意个人卫生。
②管理传染源泉的措施:急性甲型肝炎病人,要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日期自发病之日算起30天;对炊事员、饮食服务人员、保育人员应经常进行观察,必要时进行体检和肝功能检查,发现患者及早隔离治疗;新兵应在检疫期内做好肝炎病史者的调查和医学观察;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或留验6周。
③保护易感者的措施:对本病密切接触者及流行早期有受感染可能者,有条件的可考虑注身注身丙种球蛋白或甲肝疫苗。
乙肝
乙型肝炎起病隐匿,主要症状为全身乏力、疲乏、厌食、腹部不适、少数病人有恶心、呕吐症状,无黄疸或轻度黄疸,检查可发现肝肿大,压痛、脾肿大、少数病人有肝区疼痛。
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医源性传播 是乙型肝炎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
1.经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
2.经被污染的医疗器械传播:是乙肝医源性传播的主要方式。
(二)性接触传播
(三)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乙肝有较明显的家庭聚集性现象。这种传播不是经口传播,而是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传播。
(四)母婴传播:又称垂直传播。
密切接触肝炎病人如何避免传染?
与肝炎病人, 尤其同急性传染性肝炎病人密切接触者,必须进行严密的医学观察,以防止成为新的传染源。一般可根据情况采取下列几项措施:
如果被观察者短期内出现恶心、呕吐、厌食、乏力等肝炎常见症状,则必须及时进行检查、隔离治疗,并采取消毒措施。
如接触的是甲型肝炎病人,可于一周内注射丙种球蛋白
预防:幼儿1毫升,学龄前儿童2毫升,成人3毫升,肌肉注射;一个月后重复一针。保护效果一般可维持6个月。因甲肝的潜伏期为15天~45天,故接触后的半个月至2个月间,应检查肝功能及甲肝IgM抗体(抗-HAVlgM)。
如果接触的是乙型肝炎病人,则可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
球蛋白(HBIG)用量:成人为5毫升,新生儿为1毫升;同时接种乙肝疫苗进行预防。由于乙肝的潜伏期为45天~160天,故在接触后一个半月至半年内应检查肝功能及乙肝抗原体系统标志物。
在此期间,应注意增加营养,禁用烟酒,防止过度劳累,避免机体及精神创伤。
消毒
0.5%过氧乙酸,又叫过醋酸,它能杀灭致病微生物,对病毒也有杀灭作用。过氧乙酸用于肝炎病室消毒时浓度为0.5%;手消毒可用药液洗刷2分钟;病人的食具、药瓶、玩具、衣服等消毒,可用药液浸泡2小时;地面、墙壁、家具可用药液喷雾或擦洗;垃圾废物和病人排泄物可用药液喷雾。
84消毒液。
注射肝炎疫苗
注射甲肝、乙肝疫苗
校医院将在每年的10、11、12、次年4、5、6月份,以自愿为原则,在校本部医院、九龙湖分院、丁家桥卫生所注射疫苗。必要时增加服务次数。
甲肝疫苗:用于预防甲型肝炎,注射一针后,抗体产生率98%以上,维持5-15年或更长。
乙肝疫苗:用于预防乙型肝炎,乙肝疫苗一般接种3次,在第一次接种后一个月与6个月再次接种,每次10—20ug。三针注射后90%以上可产生抗体。接种乙肝疫苗后抗体一般可维持4年左右,以后每隔3-5年加强注射一针乙肝疫苗,还可维持3—5年。没有产生抗体的人可以尝试增加疫苗剂量或注射进口乙肝疫苗。
什么叫呼吸道传染病?
凡是病原体从呼吸道侵入而引起的传染病都叫做呼吸道传染病。
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有二大类:一是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完状病毒、人肠道病毒(埃可病毒)、新型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麻风病毒等。二是病菌。主要有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脑膜炎双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
以上这些病原微生物大都是通过飞沫传播的,少数通过接触传播。
结核
结核病的主要致病菌是结核分枝杆菌。结核病是结核菌感染人体并产生临床病症的总称,结核菌感染人体后,可以在几乎所有的人体器官和组织中形成结核病变,但最多见的是在肺脏,称肺结核,占结核病的80%以上,其他比较多见的有结核性胸膜炎、脑膜炎、心包炎、淋巴结核、支气管内膜结核、肠结核、腹膜结核、骨、关节结核、肾结核和皮肤结核等。
结核病主要的全身症状有疲乏、食欲减退、低烧、盗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少数急性发展的肺结核可出现高烧等急性发病症状;一些女病人还可能出现月经失调或闭经。
肺结核主要症状为呼吸系统症状,常有咳嗽、咳痰、及咯血等,严重者会有胸痛甚至呼吸困难。肺结核病的症状不是结核病所特有的,症状程度与病变范围、进展情况和机体的反应性有关。多数肺结核病人早期症状较轻微,常不引起注意,有的被误认为是“感冒”,“气管炎”,因此一旦有肺结核病有关症状时应及时检查。
结核病人排出的痰液是最重要的结核菌来源。痰“涂阳病人”,具有传染性。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可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方式将含结核杆菌的痰液经鼻腔和口腔喷出体外,在空气中形成气雾(或称为飞沫),较大的飞沫很快落在地面,而较小的飞沫很快蒸发为含有结核杆菌的“微滴核”,并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如果空气不流通,含菌的微滴核被健康人吸入肺泡,就可能引起感染。肺结核传染性的大小与传染性病人的病情严重性、排菌量的多少、咳嗽的频度、病人居住房子的通风情况及接触者的密切程度有关。“咳嗽传染”是肺结核传播的主要方式;随地吐痰形成的“尘埃传染”是次要的传播方式;再者还可以通过食入含结核菌的食品而经消化道感染;还有极少部分是通过破损皮肤、黏膜接触感染的。经结核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一个传染性肺结核病人一年中可能使10~15人感染结核菌。
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据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估计,全国现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50万人,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150万人。
早期诊断:肺结核病发病隐匿,症状和一些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相似,有些病人早期根本无症状,往往在健康普查中才被发现。因此要早期发现肺结核病人,首先要加强社会公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凡有咳嗽、咳痰超过三个星期仍未治愈,或有咯血、痰中带血的症状者 ,应想到是否得了结核病,及时到医院就医,做必要的检查。如胸部透视、拍片,痰涂片查结核菌,结核菌素试验(OT试验),查血沉等,以便早确诊。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胸部透视简便易行。
结核病的预防:
1、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和彻底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
2、保护易感人群,对密切接触者接受结核病相关检查,给结核菌感染者中的高危人群服用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3、当出现低热、乏力、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4、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以减少传播的可能,注意人口密集场所的通风和环境卫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5、在校学生要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熬夜。
6、学校的教室和集体宿舍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7、学校要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教育,教育学生了解结核病的常见症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学校和集体生活单位发现肺结核病人怎么办?
1、首先要检查病人是否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
2、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离开集体环境并接受正规抗结核治疗。一般新发现(初次治疗)痰菌阳性病人,坚持规律用药约三周后传染性会减至微乎其微,完成规定化疗疗程后,95%以上可以达到痰菌阴转而治愈
3、对接触人群进行必要的检查以发现有无其他人患病,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治疗,如无异常,3个月后最好再进行一次检查。
4、检查方法可采用胸透、胸部摄片和结核菌素试验等
5、对于肺部有可疑结核病灶或结核菌素反应强阳性者可进行药物预防。
6、开窗通风,勤晒被子和衣物,加强营养,劳逸结合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全身发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约90%发生在6个月至5岁的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小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为多。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丘疹为特征;传染性极强,在人群密集的小学及幼儿园容易发生流行。
麻疹病毒存在于患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通常要直接与患者接触才被感染,通过第三者或衣物间接传染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出疹前后5天内为本病的传染期。没有患过麻疹的,不论男女老幼皆易受到传染。6个月以下的小儿从母体获得免疫力可暂不受传染。如果母亲没有患过麻疹,新生儿也能发病。患病后大多能获得终身免疫,个别人可能两次患麻疹。麻疹潜伏期一般在8~14天左右,少者可短到6天,接受过免疫注射者可延长至3~4周。由于计划免疫的开展,目前相当一部分麻疹患者的临床表现变得不十分典型,易与风疹、幼儿急诊、病毒疹、荨麻疹以及水痘、湿疹、猩红热、药物疹等混淆,应注意鉴别诊断。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Epideiliic parotitis简称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炎我国中医称痄腮,早在公元前640年,医书上就有关于本病的记载。
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
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
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2岁以下、 40岁以上很少发病。腮腺炎在冬春季发病较多,但全年都可发生感染流行。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和新兵中爆发。大约每2年发生一次流行。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
腮腺炎由患者和健康带毒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易感者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本病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通过血流传到腮腺及其它器官,亦可经口腔沿腮腺管传到腮腺,在腮腺肿大前6天到发病后5天或更长的时间内排出病毒。亦可经结膜分泌物和尿中排出病毒。发病最初1-2天还可从患者白细胞中发现病毒。孕妇感染后,病毒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先天感染,从而引起胎儿畸症。青春期妇女受感染后,除腮腺炎外还可继发卵巢炎,引起月经紊乱和不孕病。青春期男性患者,可并发睾丸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膜脑炎,还可并发胰腺炎、心肌炎、乳腺炎等。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
1、加强疾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有可疑症状者应及早就近住院医治;
2、及时组织对疫点进行消毒处理
3、要做好室内通风、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4、劳逸结合,加强营养。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经蚊传播的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潜伏期一般在10-14天左右。患者主要表现发烧、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嗜睡不醒等症状,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
传染源是被感染的人或动物,通过蚊子叮咬而传播。人尤其是儿童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
预防乙脑应采取灭蚊、防蚊及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10岁以下儿童应尽快接种乙型脑炎疫苗,以迅速提高人群免疫力;开展防治乙脑知识的普及教育运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扫卫生死角、积水,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切断传播途径,以防止乙脑疫情的发生和扩散。
疟疾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蚊子是传播疟疾的元凶。带有疟原虫的蚊子叮咬人体后,把疟原虫注入人体, 10-20天后就会发病。发病前往往有疲乏、不适、厌食等症状,发病时经历发冷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四个阶段。
疟疾反复发作后,病人会出现贫血、肝脾肿大,如未及时治疗,易出现脑型、超高热型、厥冷型和胃肠型等凶险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灭蚊工作是预防疟疾的关键。
防蚊和灭蚊的主措施有:挂蚊帐,夜间在室内点驱蚊药片或蚊香。在身体外露部位涂抹驱蚊膏及消灭蚊虫孳生环境等;居住区周围应保持干净整洁、疏通积水,在下水道经常喷杀虫药等;平时多吃些维生素B1也有利于防止蚊虫叮咬。
狂犬病
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人类也会因被狂犬咬伤而感染,其他感染本病的温血动物如猫、狼、狐等也可传播。其特征性症状是恐水现象,即饮水时,患者会出现吞咽肌痉挛,不能将水咽下,随后患者口极渴亦不敢饮水,故又名恐水症。资料显示,狂犬病曾光顾过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夺走过数千万人的生命。
人的狂犬病绝大多数是由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发病。狂犬病病毒进入人体后至发病的这段时间,称狂犬病的潜伏期,这段时间长短不一,可以是几天、几个月、几年甚至20年,一般为31天至60天,15%发生在3个月以后,视被咬部位距离中枢神经系统的远近和咬伤程度,或感染病毒的剂量而异。狂犬病病死率极高,一旦发病几乎全部死亡,全世界仅有数例存活的报告。但被狂犬咬伤后,若能及时进行预防注射,则几乎均可避免发病。因此,大力普及狂犬病知识,使被咬伤者能早期接受疫苗注射非常重要。狂犬病遍布于全世界,中国仍时有发生。因野生动物中也存在本病,故要彻底消灭非常困难,但若能管理好家犬则可大大减少发病率。
被疯狗咬伤后发生狂犬病的可能性极大,但只要及时清洗、消毒伤口,迅速全程注射狂犬病疫苗,就可以预防狂犬病
被疯动物咬伤后如何处理
伤口应及时处理,如在被咬后2小时内予以适当处理,则可明显降低发病率。可用清、20%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乇底冲洗伤口,至少半小时,冲洗后涂以75%酒精或2—3%的碘酒,及早接种狂犬病疫苗。有条件的,可用抗狂犬血清注入伤口底部及四周。伤口不宜止血、缝合和包扎。
艾滋病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英文缩写音译,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以免疫功能缺陷为主的一种传染病。
HIV感染的窗口期: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到人体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抗体,并能用目前的方法检测出抗体之前的这段时间,称为窗口期。窗口期通常为2周到3个月,少数人可达4个月或5个月,很少超过6个月。在这段时间里,感染者的血液中查不出病毒抗体,但能够将病毒传给别人
艾滋病的潜伏期为半年~10年左右。早期无任何临床症状,只是在血中发现抗HIV抗体阳性,称之为HIV感染。如果出现了症状和各种合并症则患者已进入AIDS期了。
艾滋病病人主要临床表现为肺部感染、感染性腹泻、带状疱疹和口腔真菌感染,约1/3的病人到艾滋病晚期或机会性感染较重时才接受治疗,影响疗效。
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以来,艾滋病已广泛分布于全球五大洲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85年中国发现并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例。
中国艾滋病流行状况经历了散发期(1985-1988)、局部流行期(1989-1994年)和广泛流行期(1995年到现在)。
中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对中国艾滋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评估。最新评估结果显示,截止2005年年底,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65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约7.5万人(6.6-8.5万人)。人群感染率平均为0.05%(0.04%-0.06%)。2005年新发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7万人(6-8万人),因艾滋病死亡约2.5万人(2-3万人)。
常见的症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性症状持续发烧、虚弱、盗汗、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在三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2)呼吸道症状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3)消化道症状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4)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风、偏瘫、痴呆等。
(5)皮肤和粘膜损害弥漫性丘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粘膜炎症及溃烂。
(6)肿瘤: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氏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所以,艾滋病的症状是非常复杂的。
中国艾滋病疫情仍呈上升趋势,新发生的感染以注射吸毒和性传播为主;发病和死亡依然严重,疫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存在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危险。艾滋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发病以青壮年较多,发病年龄80%在18-45岁,即性生活较活跃的年龄段。
2.在感染艾滋病后往往患有一些罕见的疾病如肺孢子虫肺炎、弓形体病、非典型性分枝杆菌与真菌感染等。
3.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
4.并发恶性肿瘤。卡波氏肉瘤、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等。
5.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约30%艾滋病例出现此症状,出现头痛、意识障碍、痴呆、抽搐等,常导致严重后果。
艾滋病传染源:
HIV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
艾滋病传播途径:
20多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大量研究得出的丰富资料表明,HIV传播主要通过以下3中途径:
1、性接触:全球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大约75%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在性接触传播中,约3/4为异性,1/4是男性同性性接触所致。
2、血液传播:由于血液中含有高浓度的HIV,一旦接受已被HIV感染的血液,就容易感染上HIV。包括静脉输注被感染地血液、血液成分或血液制品、静脉注射毒品以及接受感染了病毒的人的器官移植等途径。
3、母婴传播:已证实感染了HIV的妇女有1/3可通过妊娠、分娩和哺乳将艾滋病病毒传染
给婴幼儿。
艾滋病疫苗:
自1983年,法国科学家首次分离到艾滋病病毒以来,人类仍然没有研制出对艾滋病有保护作用的有效疫苗,但全球科学家在艾滋病疫苗的研究工作上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前期工作,为今后有效疫苗的成功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被感染?
由于艾滋病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被感染。如同桌共餐、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品、电话机、毛巾、衣物、钱币、蹲式厕所及小便池等,有防护的照料、护理艾滋病人;与艾滋病人一起游泳、握手或共事;与艾滋病人拥抱、抚摸或礼节性接吻等;另外咳嗽、打喷嚏、吸血昆虫和蚊子、跳蚤、虱子叮咬等,都不会传播艾滋病。从艾滋病开始流行到现在,还没有发现有人因被蚊子叮咬而感染艾滋病。
预防:
1、普及艾滋病防治的基本知识,了解其传播途径及防护措施。
2、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正确使用安全套,是预防经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3、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4、远离和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5、不共用牙刷、剃须刀,手术器械必须严格消毒。
6、HIV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避免怀孕和哺乳。
7、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是及早发现感染者和病人的重要防治措施。
8、关心、帮助、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鼓励他们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